截至今年10月,北京已建成并運營軌道交通線路23條線,運營里程達678公里,工作日日均客流1230萬人次。同時,正在建設中的線路有370公里,在今后二到三年內將陸續建成并投入運營。屆時,北京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突破1000公里,工作日日均客流預計達到1700萬人次。
這是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主任、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戰明輝在29日舉行的“2019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發展論壇”上透露的。
中國已成為全世界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到2020年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提高到1000公里左右,到2035年不低于2500公里。
戰明輝透露,目前,北京正在編制第三版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今后,面對近30條線路構成的上千公里復雜地鐵網絡、海量的乘客出行群體,將給運營工作帶來挑戰,包括現有固定標識牌已不能滿足巨大客流群體的出行需求、人物同檢效率低、列車靈活編組調節運力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等。
談到如何解決以上問題,他認為,要利用5G等技術增強對地鐵車站內、列車上乘客的動態感知能力;要建立健全與乘客的多種溝通渠道;要研發新一代智能廣播系統、乘客信息發布系統,增強客運疏導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此外,要基于物聯網技術搭建地鐵智能檢物的安檢網絡,應用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乘客分類安檢等,著力提升人檢、物檢的安檢能力。
論壇上,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正光表示,2000年以來,該公司所轄線路先后118次縮小行車間隔,中心城區骨干線路最小行車間隔實現2分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年客運量由4.35億人次增至38.48億人次,日最高客運量超過1300萬人次。
他指出,今后將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智能客服、智能運行、智能維護、智能管理的新運營模式。(完)(記者 杜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