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十四五”民營經濟暨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出臺
搶抓機遇大力推動民營經濟量質齊升
云南沃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業基地。記者 楊崢 攝
(左圖)玉溪研和工業園區太標集團。記者 張彤 攝 (中圖)云南斗南花卉產業集團。記者 楊崢 攝 (右圖)普洱茶祖茶業有限公司的生態茶園。記者 楊崢 攝
近期,由省政府批準,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編制的重點專項規劃《云南省“十四五”民營經濟暨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出臺。《規劃》聚焦云南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短板,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民營經濟暨中小企業發展思路和目標、發展重點和方向、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為全省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指引。
《規劃》主要目標
一個跨越
力爭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1至2個百分點。到2025年,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50%的跨越
兩個突破
到2025年,實現民營制造業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省制造業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突破54%,高技術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占民營制造業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突破15%
兩個倍增
到2025年,全省民營市場主體戶數、民營企業戶數、民營“四上”企業戶數分別實現大幅增長,民營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戶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戶數實現倍增
四個提升
“十四五”期間,全省惠企政策落實、企業融資可獲得性、營商環境建設、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四個方面將明顯提升。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供給總量有效擴大,培育省級及以上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80個、省級及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100個
厚植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土壤
處理完一天的公務,云南健之佳健康連鎖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藍波認真研究起剛出臺的《云南省“十四五”民營經濟暨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他說:“作為在云南成長起來的連鎖企業,我們期待著更好的政策環境,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云南這片發展的熱土上,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對照全國和發達省區,云南民營經濟、中小企業仍存在較大差距,仍處于市場主體培育不充分、區域發展不平衡、要素資源不協同、科技和人才短板較為突出的發展階段。
數據顯示:云南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80.6戶,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02.1戶,排在全國第26位;民營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多年徘徊在47%左右……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任重道遠。
在文山回昆明的飛機上,省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文韜思緒良多。這次在文山的調研,讓她感受到企業想要加快發展的迫切心情,以及對改善營商環境的期待。
張文韜分析,云南民營經濟目前面臨著發展質量有待提高,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不多,產業聚集度不高,處于價值鏈中低端環節,高端供給不足等困境。從營商環境看,政策競爭優勢不明顯并且尚未形成合力,高端人才缺口較大,融資渠道比較單一,科技研發投入不足,“《規劃》的出臺可謂及時雨,從各方面打破了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民營企業厚植高質量發展的土壤。”她說。
“《規劃》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促進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決心,體現了在促進民營經濟暨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下,各方凝聚力量共同促進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體制機制日益健全。”省工商聯有關負責人亦表示,相信在《規劃》引領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協同推進下,“十四五”時期云南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一定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民營企業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
創新、跨越、發展、提升營商環境……這些云南民營企業的熱盼,在《規劃》中得到充分體現。
“民營暨中小企業群體龐大,涉及問題龐雜,《規劃》重點是研究如何盡可能解決企業生命周期不同階段面臨的共性難題,以及如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幫助相對弱勢的民營(中小)企業群體獲得更多發展資源。”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說。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力爭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1至2個百分點。到2025年,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的跨越,民營制造業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省制造業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突破54%,高技術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占民營制造業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突破15%。優質企業實現“兩個倍增”,全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培育體系不斷健全,優質企業不斷涌現,全省民營市場主體戶數、民營企業戶數、民營“四上”企業戶數分別實現大幅增長,民營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戶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戶數實現倍增。
“十四五”期間的發展重點和方向得以明確,將深入貫徹全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聚力打造“三張牌”和大力推進“數字云南”的戰略規劃,推動民營經濟暨中小企業積極融入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壯大民營經濟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推進民營經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民營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提升全省民營經濟暨中小企業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如:在壯大民營經濟優勢產業方面,大力發展綠色硅、綠色鋁產業,做強做大綠色食品產業。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產業,著力打造云南生物醫藥特色產業集群。推動文化旅游和健康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助推云南成為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我最關心的內容在《規劃》中得到體現,如更加突出創新在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升工程。”云南省醫藥商會會長、昊邦醫藥集團董事長李彪表示,《規劃》提出進一步提升云藥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這讓生物醫藥領域的民營企業非常振奮,充滿信心。
聚焦云南省民營經濟發展規模不大、發展質量不高、發展環境亟待優化等突出問題,《規劃》提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企業綠色轉型、推動對外開放合作、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等九大任務,將加強雙創載體建設,加大市場主體培育,增強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并推動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及實施數字化轉型,強化企業人才支撐。
凝心聚力推動政策發揮實效
“再好的政策,打不通‘最后一公里’,落不了地,就不能發揮其作用。”采訪中,不止一位企業家提到《規劃》的執行問題。
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規劃》順利落地,在編制過程中,認真對接上位規劃和等位規劃,確保與各項相關規劃協調一致、有效銜接,做到方向明確、目標明確,同時對重點工程列出責任單位,找到與部門、州市工作的契合點,避免內容脫離實際。如《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全省惠企政策落實、企業融資可獲得性、營商環境建設、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四個方面將明顯提升,政務服務更加高效便捷,企業負擔進一步減輕,市場準入環境更加寬松,經營環境更加公平,退出程序更加便捷。全省企業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全覆蓋,縣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或公共服務平臺覆蓋率達到90%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供給總量有效擴大,協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培育省級及以上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80個、省級及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100個,持續帶動一批服務機構創新發展。
“《規劃》以問題為導向,總結到位、研判科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方向正確、任務具體、保障有力,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可行性。”省工商聯有關負責人研究《規劃》后表示,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省工商聯宣傳好、落實好《規劃》責無旁貸。
“我們將通過匯編政策、專題講授、現場宣講、辦培訓班等,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開展《規劃》及相關支企惠企政策宣傳解讀。”這位負責人表示,在《規劃》落地過程中,省工商聯將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積極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建立涉企困難問題統一受理、按責交辦、限時辦結、回訪督辦、分析通報、嚴格問責等全流程閉環辦理機制。同時,創新做好服務支持,健全完善“1+N”工作機制,推動政企溝通,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手段,有針對性地為民營企業提供政策、信息、技術、人才、法律等服務,實施民營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教育引導民營企業把握大勢,順勢而為,堅持改革創新,踐行新發展理念,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記者 楊抒燕)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