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區團購已成為封控期間保障市民生活物資供應的重要方式,但在高壓監管下,個別經營者仍然頂風作案,用短斤缺兩、質價不符的團購商品來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對此,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將持續加強對社區團購組織者、經營者的提醒告誡和行政指導,堅決加大對不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從重從快嚴查嚴辦。
連日來,根據群眾投訴舉報和主動巡查,上海又查處多起價格違法行為,今天(4月25日)再曝光一批違法經營者。
藥房線上賣油漲價近一倍
近日有群眾舉報,反映上海益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江灣店在某平臺上存在高價銷售食用油等生活物資的情況。
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會同公安部門啟動聯合調查。
經查,當事人在疫情封控期間,將某平臺“益豐大藥房江灣店”上的“多力葵花籽油5L”的銷售價格大幅提高到150元/桶,而線下銷售價格僅77元/桶。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價格法》及《關于疫情防控期間認定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目前案件正在抓緊辦理中。
點心團購套餐非餐廳“自產”
市場監管部門近日接到市民反映,稱通過社區團購收到的套餐食品與之前微信群里的價格標簽不相符。
經查,上海酥薈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銷售點心套餐,價格標簽注明128元的套餐包含其自有專屬品牌面包、蛋糕、麻薯等。
但實際銷售過程中,在未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當事人擅自變更了團購產品的品牌與品類,實際是其從第三方公司購入的其他品牌的產品,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當事人的行為違反《價格法》相關規定,構成價格欺詐。目前案件正在抓緊辦理中。
團購耙耙柑每箱都少一斤
市場監管部門近日接到市民舉報線索后,對孟某位于閔行區莘松路的經營場所進行執法檢查。現場查見當事人在社區團購群中經營的耙耙柑、哈密瓜,芒果等水果。
其中,耙耙柑以180元/箱(10斤左右)進行價格公示,但執法人員現場對該批次庫存耙耙柑進行稱重,發現每箱重量都只有9斤左右。
當事人在社區團購群中標示商品的規格內容與實際不符,存在“短斤缺兩”。當事人的行為違反《價格法》的相關規定,構成價格欺詐。
市場監管部門已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責令當事人將多收取的4266元退還給消費者,若在規定時限內未能退還的,予以沒收,并處罰款21330元。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雍凱
關鍵詞: 市場監管 益豐大藥房 價格欺詐 短斤缺兩 銷售價格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