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4日,總投資約6.6億元的每年10萬噸鋁灰無害化處置項目和20萬噸再生鋁資源循環利用項目正式簽約落戶綦江工業園區。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35億元人民幣,可帶動就業約500人。
同時,該項目將充分回收利用鋁再生資源形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對綦江補齊鋁精深加工業產業鏈有積極推動作用。
就在鋁資源循環利用項目落戶綦江之后不久,1月8日舉行的綦江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綦江要做強主導產業、做大園區平臺,確保3年(2022—2024年)實現工業增加值翻番、工業總產值達到千億級規模。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企業是動力源。
內挖存量、外拓增量,持續充盈后備項目“蓄水池”,綦江將加快落地一批補鏈、延鏈、強鏈項目,高水平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智能驅動,奮力開創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穩定工業經濟增長著力點
上料、放入車床、取出、轉向……
重慶荊江汽車半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荊江半軸”)智能化車間內,機械臂正將一根根半軸有序放到各個車床進行加工。
荊江半軸是國內汽車半軸行業龍頭企業,其半軸廣泛用于一汽豐田、陜汽、江鈴等乘用車和商用車產品,還出口德國、美國等歐美地區,企業訂單不斷,一直處于滿負荷運行中。
為了更好保證質量,搶占市場先機,去年2月,該公司投入2000余萬元進行新的智能化生產線建設。
目前,整條汽車半軸智能化生產線已投入運行,返工率和廢品率由此前的3%降為零。
數字化轉型是產業邁向中高端的重要路徑。
在綦江,賽之源、旗能電鋁、綦齒傳動、百科鼎昱、荊江半軸等21家企業已成功獲批為市級數字化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更有5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在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鋁銅、齒輪加工、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植入“智能因子”,實現“老樹發新芽”的同時,綦江也著力推動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今,開拓衛星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條全自動化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已具備每年為200顆衛星配套相關產品的能力。
開拓衛星公司于2019年落戶綦江,主要從事微小衛星核心產品的全平臺、高品質、批量化研制,主攻高性價比商業衛星的核心單機產品研發與系統設計、遙感衛星系統,致力實現衛星數據的消費級商業化應用,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40%。
面對新的行業趨勢和市場形式,綦江諸多企業還“組團”創新發展。
賽之源、康田、永和3家企業就聯合組建了賽康和齒輪研究院,共享創新成果,推動制造向“智造”轉型。
截至目前,綦江高新技術企業已超過110家,建成高端研發平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成果轉化示范機構等20多個,匯聚引進兩院院士、高精緊缺人才等50余人。
招商引資做強做大產業鏈 推動新興產業落地見效
產業形態從“下礦井”到“上太空”,這正是如今綦江工業產業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綦江緊緊扭住聚集創新資源這一“牛鼻子”招商引資,引進多次元納米新材料、烯宇科技、南舟科技等19個高技術含量項目相繼投產,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達到百億級規模。
10萬噸鋁灰無害化處置項目和20萬噸再生鋁資源循環利用項目成功落地,綦江卻并不止步于此。
同時,綦江還將大力招商引資鋁精深加工企業,確保新增再生鋁液園區內部流通,做大做強產業鏈,經加工外銷可實現產值翻番,達80億元。
招商引資作為有效投入的重要“源頭活水”,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發揮著關鍵的支撐作用。
綦江裝配式建筑企業產業園引進的眾聯公司、滬江公司已完成項目建設,等待審批投產。此外,真源建材、建工高新二期項目、能投新材公司現正開展前期工作,3家公司設計PC構件生產能力55萬立方米,按設計規模70%計算,共可生產各類構件38.5萬立方米,以市場價每立方米2500元計價,可新增產值9.6億元。
除開拓衛星外,落戶綦江的材料類新建企業泛銳科技公司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現正小規模組織生產;綦普科技公司已開始實施無塵車間裝修,預計12月底全部建成并投產;此外,綦江正加快推動金美新材料北渡項目建設,擴大材料產業產值增量。
綦江,正聚焦創新創造,搶抓機遇,持續為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磅礴動力。
2022年底,綦江將全面完成新富汽車、萬象津專公司、川駿改裝車、專用車項目的建設并投產,到2023年全面達產后可實現3.1萬輛生產能力,新增產值30億元。
在此基礎上,綦江將于2022年底全面建成三輪摩托車及配套企業產業園。
目前,已有大陽、宗虎、硬功夫、力陽等知名整車企業,興峰弘、利城、奔馬、勇均等核心配套企業完成簽約入駐綦江,到2023年可新增年產12萬輛整車,總產量達15萬輛,占全市30%產能,實現新增產值12億元。
優化拓展“一核兩園兩城” 高端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如今,綦江已是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并著力推進國家高新區創建。
不僅如此,綦江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和《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在《規劃綱要》中,明確鼓勵綦江創建國家高新區,打造一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將推動綦江高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新的動力源”“高水平樣板”……
綦江高新區,總面積7.98平方公里,按照“一區三園”(綦江高新區,橋河產業園、北渡產業園、通惠食品園)進行空間布局,拓展管轄面積102.1平方公里,將形成“一核兩園兩城”(通惠科技創新核心區,橋河產業園、北渡產業園,智慧新城和永桐生態新城)的總體空間布局。
綦江將圍繞“信息安全谷,傳綦智造城”,著力發展以信息安全為特色的電子信息產業、以高性能變速器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以新消費為導向的綠色食品融合產業,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打造創新之城。
橋河產業園引進南州科技、博遠半導體等優質企業,在芯片制造、電子元器件、通訊器材等高端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迅速,引進的炙炎動力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發展勢頭迅猛。
北渡產業園著力打造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圍繞旗能電鋁33.4萬噸電解鋁產能,依托鐵路專線、鋁液直供等優勢,引進了友利森汽車科技等2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業。
通惠食品園作為重慶唯一的專業食品工業園區,主要以火鍋底料為核心的復合調味料全產業鏈、生豬全產業鏈和綦江草蔸蘿卜、藥用木瓜等優勢農產品為基礎,升級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拓展藥食同源食品健康產業。
西部信息安全谷按“一谷五組團”(西部信息安全谷,高新區科創組團、通惠組團、綦江東站組團、安穩北渡組團、新盛組團)的空間布局,圍繞“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著力形成集科研、教育、產業、金融、論壇等為一體的融合型、生態化產業園區。
此外,永桐生態新城規劃布局重慶健康工程職業學院等高校,康養、智能家居產業園、重慶僑企產業園等多個綠色項目;新盛智慧新城將布局交通樞紐、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等設施,建設集數字經濟、產教融合、文化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名城。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