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萬年前,幾個納萊迪人帶著死亡的同伴穿越狹窄、迷宮般的通道,進入位于今天南非的一個巨大的洞穴深處。他們借著火光,為死者挖掘淺淺的墓穴,有時將遺體擺成胎兒的姿勢安葬,并在“胎兒”手邊放置石器。他們會在洞壁蝕刻十字交叉的線條,有時還會烹煮小動物,這比現代人類祖先出現類似行為的時間早了10萬多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篇正在接受eLife評議的論文描繪了上述場景。如果這是真的,這些于南非新星洞穴系統發現的大量化石,將對搞清人類行為的開端以及已經滅絕的納萊迪人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相關研究6月5日公布于預印本平臺bioRxiv。
“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發現,即大腦是現代人類大腦1/3的納萊迪人,已經會埋葬死者、使用符號,并從事有意義的創造活動。而這意味著現代人類祖先不僅在符號使用方面不是獨一無二的,甚至可能沒有發展出這樣的行為。”團隊負責人、南非金山大學Lee Berger表示。
然而,對于上述研究結果,一些研究人員則持懷疑態度。他們雖然對化石的發現感到驚訝,但認為這些遺骸可能只是掉落或被扔在坑中,然后在自然過程中被慢慢掩埋。而這些未注明日期的蝕刻版畫則有可能是后來的古人類所作。迄今被廣泛接受的最古老墓葬是距今7.8萬年前在肯尼亞的一個洞穴中發現的現代人幼兒墓葬。不過Berger對自己的發現比較有信心,他有證據證明上述結論。
事實上,納萊迪人就是Berger團隊于2013年在南非洞穴中發現的。當時他們共發掘出骨骼化石1550多塊,其中包括頭骨、顎骨、牙齒和指骨,分別屬于該人種的幼年、成年和老年個體。他們將這個新人種命名為納萊迪人。
根據對納萊迪人骸骨和洞穴地質構造的分析,研究人員判斷納萊迪人生活于距今約33.5萬年至24.1萬年前,和我們的祖先——智人是同時期存在的人屬物種。
2018年,隨著挖掘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頭骨被發現,Berger大膽推測這些骨頭是被特意埋葬的。他們發現了一個8厘米深、面積約為50×25厘米的橢圓形淺坑,里面埋著一個納萊迪人的83塊骨頭碎片和牙齒,以及其他個體的一些化石。骨頭上點綴著一些橙紅色的石頭,顯然來自下面一層泥土。Berger認為,這些石頭表明是納萊迪人挖掘了這個坑,挖出的泥土和石頭被用來蓋住尸體。
在洞穴的其他地方,研究人員發現了另一組非常脆弱的骨頭。實驗室CT掃描顯示,這些骨頭屬于包括一名兒童在內的3名納萊迪人,兒童手邊有一個類似工具的石頭物體。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骨頭的排列表明,尸體是以胎兒狀態或坐姿被小心埋葬的。
他們還發現了在不同時間刻在洞穴墻壁上的十字線和其他幾何形狀圖案。Berger認為這些未注明日期的蝕刻版畫一定是納萊迪人的作品,因為沒有其他人類在洞穴中留下痕跡。
納萊迪人的大腦為410立方厘米~600立方厘米,大小相當于黑猩猩或南方古猿的大腦。此前的許多研究認為,人類獨特的行為,大多與發達的大腦有關,如果Berger的發現無誤,那么關于社會行為進化論的諸多分析可能會被改寫。
直布羅陀國家博物館進化生物學家Clive Finlayson支持Berger的論斷:“這種行為與腦的大小無關,與大腦的結構有關。這些蝕刻版畫很可能是納萊迪人的作品,因為洞穴中沒有發現大腦發達的人類遺骸。”
但反對者認為遺體的埋葬可能是自然作用導致的,未注明日期的蝕刻版畫與南非智人制作的雕刻相似,因此可能出現得更晚。他們認為Berger團隊發現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死亡場景,但如果沒有更有力的證據支持,Berger的猜測就難以定論。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