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晚,新賽季超三聯賽在江蘇無錫正式拉開帷幕,但衛冕冠軍橫沙譽民隊的核心球員郭瀚宇卻訂好了第二天前往馬來西亞的機票。
(資料圖片)
郭瀚宇代表的是福田隊,與張殿梁、陳江河以及迪梅奧·范德霍斯特一起前往馬來西亞,征戰6月10日舉行的FIBA3×3挑戰賽檳城站。隨后球隊還要輾轉前往蒙古,參加6月16日舉行的FIBA3×3挑戰賽烏蘭巴托站。
身處奧運積分年,郭瀚宇代表著一批為中國三人籃球進軍巴黎南征北戰的球員——他們既要承擔搶奪三人籃球奧運積分的任務,又要扛起各自俱樂部的戰績。
在奧運積分與超三聯賽賽程重疊的當下,這是一個關于努力、犧牲與平衡的故事。
“特種兵”搶分大作戰
周四出發周一返程,緊接著又一個周四出發周一返程。
這樣的行程安排聽起來,像是全國各地出差的業務員,但對于郭瀚宇來說,他的行程目的地卻有可能是馬來西亞、蒙古、法國和以色列。
國家各不相同,大洲也不一樣,唯一的共通點是當地舉辦的FIBA3×3比賽。
今年是奧運積分年,根據巴黎奧運會三人籃球項目的參賽規則,截至今年的11月1日,FIBA3×3積分排名前三的隊伍將直接獲得巴黎奧運會三人籃球項目的入場券。
國家積分,是由各協會三人籃球積分榜前25名運動員的個人積分累加而成;而個人積分,則是在個人全年參加的FIBA三人籃球體系賽事中,取最高的9站積分進行相加。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聚沙成塔積少成多的過程,既要保證參賽數量,又要強調賽事質量。
對于亟需奧運積分的當下,中國三人籃球不得不派出一支又一支球隊,開始這種“這周馬來西亞下周蒙古”的“特種兵之行”。
“一般我們是提前兩天出發,留一天適應場地,比賽兩天打完然后回國,訓練兩天再去下一個比賽地。”郭瀚宇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
比賽在馬來西亞、蒙古這樣的亞洲地區,球員還輕松些,但許多時候的長途奔襲,涉及到法國這種時差相隔6小時的歐洲地區,球員甚至來不及倒時差。
“節奏太快,即便提前適應也調整不過來,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盡量多睡覺。”郭瀚宇說道。
時差干擾、旅途奔波、比賽壓力,如何調整自己的狀態,硬扛成了這批搶奪奧運積分球員為數不多的辦法。
在一批又一批球員的努力下,中國三人籃球的積分正在飛速累積。
中國男子三人籃球積分從1月的140萬累積到如今的248萬,世界排名從彼時的15位躍升至第10位。
不過,雖然在半年時間多了100萬積分,但在競爭更加激烈的男子三人籃球領域,中國的積分與世界第三的立陶宛相比,整整少了一半有余。
這也意味著,在此后5個月的有效積分期內,包括朱淵博、郭瀚宇和顏鵬在內的國內三人籃球頂尖選手,依然要延續這種“快閃式”參賽節奏。
全員出動,極速狂飆
為了爭奪奧運積分,三人籃球國家隊早在今年1月初便舉辦了選拔訓練營,邀請了35名運動員參加,其中一批球員更是前往塞爾維亞進行了外賽外訓。
隨著CBA賽季結束,包括張寧、趙嘉仁、趙柏清在內的CBA球員,鄒陽在內的CUBA球員,也都紛紛加入到奧運搶分大軍中。
以張寧為例,他代表利曼隊首次征戰FIBA3×3挑戰賽德清站,最終斬獲亞軍的張寧憑借本站賽事獲得的64170分,排在國內第22名,世界排名也來到第398名。
單站積分并不差,但對于需要9站積分總和的三人籃球來說,張寧的核心問題在于參賽數量不足,這也是大多數CBA球員爭取奧運積分的通病。
朱淵博對澎湃新聞解釋道:“CBA球隊可能9月或10月就要集合了,對CBA球員來說,相當于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參加比賽。這樣算下來,他們往往只能參加七八站的比賽,要在這些比賽里爭取好成績,容錯率自然會低一些。”
這也是為何,目前三人籃球積分最高的球員均來自超三聯賽——截至6月8日,國內球員個人積分最高的三位分別是朱淵博、郭瀚宇和顏鵬,三人分列世界第56、57和71位。
前面兩位來自超三聯賽冠軍球隊橫沙譽民,顏鵬所在的久事三人籃球隊則是去年超三聯賽亞軍。
而超三聯賽球員也存在尷尬——本賽季超三聯賽將從6月持續到11月,恰好與奧運積分爭奪時間高度一致。即便備戰FIBA3×3比賽的球隊按照6人一組,每幾站比賽后可以進行人員調整,但球員能否休息還要與超三聯賽的俱樂部相互協商。
郭瀚宇舉例說道:“比如我打完蒙古站的比賽后,可能會有一周的調整,但這一周我可能又要回俱樂部打超三聯賽,所以今年一年都處在比賽的狀態里。”
多方平衡,力往一處使
在搶奪奧運積分和超三聯賽賽程重合的當下,除了運動員的努力與犧牲外,還需要一些俱樂部層面的理解和支持。
談到賽季初朱淵博與郭瀚宇的缺席,橫沙譽民俱樂部董事長陸宇崗感慨:“爭取奧運積分對我們影響很大,你看我們隊現在的注冊名單,我連朱淵博的名字都沒報,就是考慮到他要為中國三人籃球賺取國際積分,比賽任務比較重。”
但相比球隊戰績一時的好壞,俱樂部更支持隊員為國效力。
橫沙譽民隊主教練姜先勇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首先肯定是以國家的榮譽為主,我們能配合的都盡量配合。郭瀚宇他們爭取奧運積分回來后,我們會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態、精神狀態進行調整,如果他們想休息,我們也不會強求運動員打比賽。”
不僅如此,為了在奧運備戰和超三聯賽間尋求平衡,賽事主辦方深籃體育也盡可能在賽制上進行了創新。
其中,巡回賽+爭霸賽的常規賽組合賽制,便是超三聯賽為彌補國家隊成員缺席做出的嘗試。
爭霸賽將20支球隊分為4組,通過小組賽、淘汰賽、決賽決出名次并發放獎金,同時按照勝負場次進行雙倍積分獎勵。
一位深籃體育的工作人員解釋道:“如果國手能在爭霸賽期間回來參賽,那么雙倍積分不至于讓球隊損失太多,這也算是和國家隊之間的一個協調。”
當球員為了奧運積分四處奔波,俱樂部把為國效力擺在最前面,超三聯賽也在賽制安排上尋求平衡,中國三人籃球正浩浩蕩蕩地朝著進軍巴黎極速前行。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