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普安縣采取有力措施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不斷為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6.03萬茶農實現增收致富。
茶園聯管促規模。該縣采取“政府引建、企業參建、合作社主建、農戶參與”方式,以“茶十條”為抓手,與東西部協作單位共同探索出“兩建三看四要”茶園管護機制,并在全縣推廣實施,確保茶園茶苗成活率,得到國家鄉村振興局充分肯定。目前,全縣茶園總面積達18.3萬畝,投產12.5萬畝,實現干茶產量8397噸,綜合產值達15億元。
龍頭聯培促帶動。堅持“外引內培”,深入研究東西部在區位特征、資源稟賦、產業結構、市場互補等方面的優勢和特點,在東西部協作平臺推動下,引進福建正山堂、金恪集團等知名茶企進駐帶動本地龍頭企業發展。由政府做好服務銜接,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把握標準、尋找市場,帶動茶產業提質增效,推動“普安紅”走出國門,邁向國際化。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涉茶主體(合作社)207家,實現產值過億元茶企2家,覆蓋帶動6.03萬農戶增收,普安紅集團獲“貴州綠茶”標識使用授權。(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園區聯建促引領。積極爭取浙江省寧波市幫助協調,與全球最大綠茶出口企業浙茶集團攜手合作,建設浙茶集團普安“白葉一號”茶產業園,將普安打造為浙茶集團在西部地區進行名優茶加工的基地。同時,與龍門縣共同開發普安縣惠黔東西部協作共建茶業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打造集“研發、檢測、文化、培訓及茶葉展銷”為一體的“專精特新”茶產業園,提升普安茶產業競爭力與綜合實力。目前,兩個茶產業園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品牌聯樹促效益。以做亮品牌為目標,充分發揮東西部協作平臺作用,搶抓“貴州綠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機遇,爭取到龍門縣投資150多萬元協助建設首采園,以“早”彰顯普安茶產業的特色,引領茶產業市場開拓,把“聯盟春”早茶打造成茶葉知名品牌。深挖普安四球古茶樹“世界唯一、普安獨有”的資源,將資源優勢轉變為茶產業市場競爭優勢。目前,“貴州綠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已落戶普安,“普安紅”“攜茶”等茶品牌效益日益凸顯。(黃太富)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