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農業現代化先行示范區”
安龍春播5000畝水稻全程機械化示范
安龍縣加快打造“農業現代化先行示范區”,立足優勢,多措并舉,在招堤街道海莊、春潭街道當朝兩個規范化育苗示范點上,以集中式機械化開展水稻育秧,全力推進春播5000畝水稻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在海莊規范化育苗示范點,育秧流水生產線忙個不停,填土、播種、覆土,所有工序都由機器一次性完成,育秧工作顯得十分便捷高效。“以前我們種的秧苗要經過多次打藥,現在實行機械化播種,農藥和種子一起拌好,只曉得播種下去就行了。”棲鳳街道響樂村村民韋其蓮很樂意接受現代化的播種方式。
與傳統育秧方式相比,機械化育秧可大幅縮短育苗時間,降低勞動成本,而且還能有效減少秧苗脫窩現象,育出的苗齊、苗壯,易于實現機械化插秧。
“通過機械化育苗,一是節省種子,二是縮短生長周期,減少它的緩苗期。現在做的缽體插秧沒得緩苗期,經過專家實驗測過,平均每畝可增產150至160斤。”貴州盛禾農業現代化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玲菊介紹。
在該縣2022年水稻全程機械化示范區,縣農業部門的農技專家采取理論與實操、講解與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圍繞水稻藥劑拌種減藥增效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等內容,對各片區的蹲點技術人員、水稻種植大戶等開展系統培訓,推動實施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
今年,按照“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農業機械化發展要求,以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快推進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的實施,共建設示范區3個,總面積5000畝,其中招堤街道海莊片區2000畝、春潭街道當朝片區2000畝、棲鳳街道響樂片區1000畝。
“這5000畝項目的實施,解決了無人耕、種、防、收的難題。同時,往畝產900公斤這個目標邁進,樹立了安龍高產示范的標桿,在農業現代化特別是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方面,力爭在全州、全省作示范、走前列。”安龍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德喜如是說。
在實施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過程中,安龍縣通過建立工作專班、強化宣傳發動、做好物資儲備、強化資金籌措等為其提供有力支撐和堅強保障。并通過遴選的方式,吸納縣內兩家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到示范區內開展水稻耕、育、插、管、收等農機作業技術服務,確保項目快速推進。
據悉,該縣將用好技術服務小分隊,切實加強示范點的技術培訓和指導,統籌協調全縣農耕機械的調配工作,實現資源有效整合,高效利用,確保4月下旬全面完成機播育秧,5月上旬進入機械化插秧階段。(龐忠美 王興美 劉朝富)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