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19日至20日,以“現象學:過去與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十七屆中國現象學年會在貴陽舉行。會議由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現象學專業委員會、貴州大學哲學學院、貴州大學現象學與德國古典哲學研究中心主辦,貴州大學“國慧”人文學科發展基金、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北京粉筆藍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開幕式上,主辦單位圍繞現象學的歷史和影響,從現象學本身、學科的傳承和發展、時間和空間等多重意義上闡釋了現象學的“過去與未來”意義。
隨后,專家學者分別以“胡塞爾的《意識結構研究》”“作為未來哲學的現象學”“面容與感性——列維納斯的親近詩學”為主題作報告,并與在場嘉賓討論現象學與哲學關聯意義,啟發對當下和未來的思考。
會議設置6個分會場,共進行27場專題學術討論,收到論文135篇。來自全國各地六十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157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大會主題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學術理論,以期凝聚學術共識。
據悉,第一屆全國現象學年會在1994年舉行,本次會議是中國現象學年會首次在貴州舉辦。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