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開展中成藥帶量采購。7月29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藥帶量采購有關工作的通知》,旨在貫徹落實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采購行為,降低藥品虛高價格。
根據上述通知,北京市此次帶量采購,按照分類施策的原則,將市場競爭較為充分的64個藥品納入帶量聯動藥品范圍,市場競爭相對不足的20個藥品納入帶量談判藥品范圍,組織開展本次中成藥帶量采購。據記者梳理,此次中成藥集采涉及多個銷售額上億元的產品,此外,包括連花清瘟膠囊等獨家品種進入此次集采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繼湖北中成藥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廣東等六省中成藥集采聯盟之后,包括山東、安徽等地也推出中成藥帶量采購。“目前中成藥帶量采購多在地方進行,國家層面尚未推出中成藥集采,目前中成藥集采很難統一標準,地方集采也在持續的探索之中。”醫藥戰略專家史立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資料圖片)
中成藥帶量采購再下一城
獨家品種價格變化引關注
根據上述通知,北京市此次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形式主要包括帶量聯動及帶量談判兩種。
其中帶量聯動藥品全國各省級或省際聯盟帶量采購價格水平,按照帶量分包的方式,通過購銷雙方互相選擇,確定中選藥品,實行帶量采購;而帶量談判藥品根據全國各省級或省際聯盟帶量采購價格水平,制定藥品成交參考價,通過邀請議價、量價掛鉤的方式進行帶量談判。
在報價環節,上述通知指出,依據同一藥品在各省級或省際聯盟帶量采購的中選價格(包括已開標公示的擬中選價格)水平及全國各省現行價格,形成各申報藥品報價上限(成交參考價)。其中帶量聯動藥品制定報價上限,即有省級或省際聯盟帶量采購中選價格的產品,企業報價不得高于該產品帶量采購最低中選價格及各省現行最低價;無省級或省際聯盟帶量采購中選價格的產品,企業報價不得高于同組產品帶量采購中選價格的平均水平及各省現行最低價。
針對帶量談判藥品,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將制定成交參考價。成交參考價不得高于該品牌企業藥品省級或省際聯盟帶量采購中選價格及各省現行最低價。
值得一提的是,獨家品種進行帶量談判成為此次集采的關注點。《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國家藥監局官網信息篩選顯示,在此次北京進行的中成藥帶量采購中,復方丹參滴丸、喜炎平注射液、蘇黃止咳膠囊、連花清瘟顆粒/膠囊等19個品種為企業獨家所有。
“對于中成藥獨家品種進行集采,主要是從可替代性角度考慮。如果中成藥的可替代性較強,則談判時價格有望下降。”上述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向記者介紹。
有分析人士認為,獨家品種的降價幅度或相對溫和。在此之前,即2022年4月8日,廣東六省聯盟中成藥集采公布結果。根據中信證券發布的研報,集采擬中標品種價格平均降幅符合預期,獨家品種降幅較低。從擬中標品種集采價格平均降幅看,非獨家產品擬中標的平均降幅為67.8%,獨家產品擬中標平均降幅為21.8%。
未中選藥品也存壓力
倒逼企業持續創新
中選的藥品面臨著帶量采購降價的壓力,而未中選的藥品則面臨著不予掛網、暫停交易的壓力。
7月25日,甘肅省發布《關于公示湖北中成藥聯盟集中帶量采購未中選藥品掛網申報結果的通知》顯示,湖北中成藥聯盟集中帶量采購未中選藥品共申報123個,擬納入監測結算系統交易的10個,擬納入集采平臺交易9個,擬不予掛網的12個,保留原平臺交易7個,擬暫停交易85個。
6月15日,湖北省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管理服務網發布的《關于公示首批中成藥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非中選品種掛網價和醫保支付標準等相關信息的通知》中,在首批中成藥省級聯盟集采中,同藥品名稱下的非中選品種中,共有227個藥品將被暫停掛網。
“從地方推行中成藥帶量采購的進度來看,中成藥藥企必須創新才能推動發展,靠吃老本生存下來的日子結束了。”史立臣向記者介紹,中成藥企業投入研發的積極性較低,未來發展模式必須改變。
從具體的企業研發投入統計來看,僅有少數企業進行大手筆研發投入。數據顯示,2021年,有28家中藥企業研發投入超1億元,其中白云山、以嶺藥業、天士力、步長制藥、華潤三九、濟川藥業、康緣藥業研發投入總額超5億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也有28家中藥企業研發投入不足5000萬元,其中8家中藥企業研發投入不足1000萬元。從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來看,44家中藥上市公司該值不足4%。6家藥企的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不足1%。
“未來,中藥企業也要參照化藥企業,在帶量采購的模式下,倒逼中藥企業進行研發創新投入。”史立臣認為。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