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20日訊(記者 杜丁)隨著醫改不斷深入,國家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啟動了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發布《中國防治慢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這一系列舉措都旨在推動城鄉社區的醫防融合和慢病管理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慢性病管理工作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近日,在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主辦的“2022年基層慢病管理服務能力提升”全國啟動會上,高濟醫療首席執行官李波分享了高濟醫療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慢病管理創新服務模式和實踐成果。
(資料圖)
打造協同合作健康服務生態圈
“以藥房作為患者的第一道早篩場景、第一道分級診療場景、第一道社區健康防護線、第一道日常健康咨詢和服務場景,通過線下藥房一對一當面溝通到線上的互聯網醫院全科醫生的答疑解惑,完成‘醫+藥+健康管理’的閉環,保障慢病患者在院外能夠得到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李波表示,“就近享有”是普惠醫療服務體系的關鍵,讓患者能夠就近享有預防、康復、非藥物生活方式干預和藥師服務,是高濟醫療的出發點和初衷?!叭绻軌虬l動全國近50萬家藥房、近300多萬藥房專業人員,通過全科醫生、執業藥師等專業培訓、賦能,專業醫療力量滲透到藥店場景,將形成巨大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能力,打造協同合作的健康服務生態圈?!崩畈ǚQ。
據介紹,高濟醫療依托全國布局超過300多個地級市的10000多家連鎖藥店,作為無限貼近“最后一公里”的基層醫藥健康服務入口,60000多名藥店員工、超10000名執業藥師、8000多位慢病管理專員,入駐高濟互聯網醫院的幾萬名來自公立醫院的??坪腿漆t生等形成高濟獨有的“1個互聯網醫院醫生+1個執業藥師+1個慢病管理專員”的新型慢病管理團隊,能夠協同??坪腿茖I知識核心能力建設、患者管理團隊建設等,依托可快速標準化的藥房業態,通過藥學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社區患教、健康管理服務等,構建完善的數字化產品矩陣和醫療健康全場景數字化運營能力,為用戶和患者提供線下線上一體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從而有效延長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減少并發癥,提升疾病的知曉率和控制率,讓慢病可防、可控,用藥可及、普惠。
“高質量的慢病管理涉及眾多復雜因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業務繁雜,不可能獨立承擔慢病管理的全部職責。只有政府支持、藥店等社會力量輔助、個人積極配合才能構成一個完整、健康的慢病管理生態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全科分會主任遲春花教授指出,社區藥房數量眾多,距離患者最近,可以提供高頻次的醫藥咨詢、隨訪和慢病管理服務。全科醫生借助藥師管理患者的渠道,賦能藥店執業藥師慢病管理能力,是切實可行并行之有效的;藥店藥師的慢病管理能力提升,可以讓其所在社區居民和患者更好管理慢病和健康。全科醫生、社區醫院和社區藥房服務結合起來去服務老百姓健康,是值得探討、優化和推動的工作。
從被動診療到主動管理
據了解,通過與全科醫生、優質醫藥資源的合作,高濟慢病管理模式將“屬地化+互聯網數字化”服務相結合,已積累豐富全面的網格化社區患者全病程管理服務案例。
以糖尿病患者管理為例,2021年底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的中國糖尿病流調研究則發現,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達標率僅16.5%。據李波介紹,高濟醫療在過去兩年里追蹤了1.2萬糖尿病患者的電子健康檔案,通過追蹤管理服務,血糖達標患者比例提升了34%,同時將糖化血紅蛋白下降1.57%,降至低風險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高濟醫療的慢病管理模式強調堅持治療方案與不間斷自測相結合,實現疾病指征改善的可視化,體現幸福感和情感價值。隨著健康管理全鏈路的打通,高濟醫療實現了慢病患者的“一能三有”——能發現、有醫治、有藥吃、有人管。
截至目前,高濟醫療已提供腫瘤、罕見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衰、血脂異常、肝病、抗血凝、骨病、高尿酸血癥、哮喘慢阻肺、銀屑病等13個核心疾病種患者管理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基本公共衛生處處長黃磊表示,慢病作為一個重大公衛問題,其防治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既要做好頂層設計,也需要廣大基層醫務人員扎實的實踐和全社會的共同支持作為支撐。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