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以來,興仁市司法局堅持社區矯正“教育、感化、挽救”方針,以“聚焦重點、精準施矯,強化協作、形成合力,嚴格監管、規范行為”為工作目標,不斷提高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工作質量。
一是實施分類管理,做好特殊保護。堅持區別對待、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和特殊保護的原則,通過審前社會調查評估,全面掌握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對象違法犯罪原因和犯罪前生活、學習、家庭等基本情況,因人而異制定矯正方案,對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對象和其他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分類管理,采取單獨報到、個別教育、個別談話、心理輔導等矯正措施,對入矯宣告、解除宣告、獎懲訓誡等環節均不公開進行。同時嚴格保密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檔案,切實保護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隱私。截至目前,全市在冊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11人,今年已開展審前社會調查評估42次,開展個別教育、個別談話、心理輔導316人次。?
二是深化部門協作,落實多元幫教。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創新協調聯動機制,加強與公安、檢察院、民政、教育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聯動幫扶教育、加強信息共享等,幫助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解決復學就學、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等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共為2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提供就業,為5人解決了復學就學問題,開展國家法律援助2件5人,救助金額達43000元。
三是嚴格監督管理,規范日常行為。全面落實信息化管控措施,運用“智慧矯正”管理系統、矯務通、在矯通APP等平臺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實施日常定位、人臉簽到等信息化核查工作,精準掌控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活動軌跡。嚴格執行定期報告、思想匯報、外出審批、學習教育等監管措施,實行每日一調度,每周一匯總、每月一研判,綜合研判社區矯正對象基本情況、風險隱患點以及共性問題,引導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遵守社區矯正法律法規。今年以來,共開展信息化核查435人次,開展法治進校園31場次、警示教育68次,組織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參加公益活動103人次。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5